Wednesday 14 March 2018

《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新書發表會後心得

《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
高雄市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
新北市:遠足文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8

《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臺北場次新書發表會

時間:2018年2月22日(星期四) 上午10:30
地點:國史館一樓推廣教室
主持人:吳密察館長、發表人:杜正宇、評論人:蘇瑤崇
吳館長會前接受採訪



發表人:杜正宇


評論人:蘇瑤崇

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新書發表會(高雄)

時間: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 上午10:30
地點: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二樓歷史教室
主持人:王御風博士(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與談人:吳密察、杜正宇、蘇瑤崇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後記

今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合作出版《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分別在2018222日於國史館,226日於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舉辦新書發表會。
這本書的出版緣起於2017年是228事件70週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舉辦「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特展,引用大量國外檔案,包含美國、澳洲、聯合國以及國際特赦組織。當時國史館吳密察館長覺得很好,因為228事件已經能夠從國內檔案擴及到國外檔案的蒐集研究,這些展品都是英文資料,若展出結束之後就收起來,很可惜!剛好,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前身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曾經於19911994年分別出版《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二二八事件文獻補錄》三冊,是解嚴以來官方第一部出版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文獻史料專輯。就搓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合作,將這些英文檔案翻譯,讓大家能有機會看到,國外對228事件的見聞、理解跟記載。
關於戰爭末期或戰後對臺灣的處置,在過去已經有些文獻,包含譯者杜正宇博士,或講評人蘇瑤崇教授都有發表類似文章。不過,這次算是比較有系統地去呈現二戰時期美軍對臺灣的登陸計畫、軍政府計畫,戰後初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的亂象、臺灣人的期望與失望、反美活動,二二八事件的相關報導記載,臺灣人對美國請求與請願,以及臺灣省政府成立與海外獨立運動。當然,也補充佐證了許多紀錄。
不過,比較特別的是,因為《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等新聞媒體披露美國在臺領事步雷克194733日寫給美國駐中國大使司徒雷登的「檢視臺灣危機」的報告中指出「臺灣人雖然遭機槍及達姆彈攻擊,但迄今仍未使用武器」(該書第三章「3-2.1檢視臺灣危機(194733日)」,頁170),引發另一派人士,或直接地講就是統派、藍營的人的不滿,聽說,222日在國史館辦完新書發表會後,隔日即被人抗議,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也遭到類似電話。儘管222日那天在國史館的新書發表會,重點不在達姆彈,而是關於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的蒐集翻譯重現,《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海外檔案選譯》所蒐集的檔案,也只有一份文件提到,結果卻成為兩邊人士渲染及相互攻訐的焦點。

達姆彈/平頭彈

二二八事件國軍使用達姆彈,並非今天才知道,1987年解嚴之後,就有類似的傳聞出現,我比較看到有證據出現,則是臺北市二二八紀念館1997年建館時,展出一件被達姆彈射中撕裂的醫學書籍,彈頭還卡在書內;另外還有美國在臺副領事George Henry Kerr的一些說法,所以,對這個議題並不陌生。
反對的理由,據中央研究院院士黃彰健瞭解,國軍所消耗彈藥具需造冊具報,檢視今存警總檔案,報銷冊未有達姆彈一項。反指是日軍的武器,投降時埋藏不移交,遺留為臺籍日本兵及臺籍浪人所有。認為中國兵工廠其實可能無製造達姆但的技術,而且也無製造達姆但的必要。並且,極力想證明Kerr的偏頗[1]。近日國防諮詢委員宋兆文,表示當年國軍兵工廠無製造達姆彈技術,而且1899年被海牙公約禁止使用,達姆彈口徑零點303吋,由英國造的303步槍專用,228事件登陸的整編21師,全師使用中正式五發子彈裝填的79步槍,子彈是7.92公厘銅頭彈,跟彈頭灌鉛的點303口徑的達姆彈完全不同,達姆彈根本塞不進79步槍的槍膛[2]
如果,我們一一來檢視的話,臺北二二八紀念館所藏被達姆彈擊中的醫學書籍,實際上根據館方的說法,稱為「平頭彈」,主要是採取謹慎的態度,避免捲入被海牙公約禁止的達姆彈的爭議中,畢竟館方並沒有軍事專家。不過,就博物館的專業角度來看,首先需要瞭解的是,這本書的來歷,因為,當時臺北二二八紀念館蒐藏多數來自捐獻,理論上來說,每件藏品都需要有明確的來源,甚至有時需要相關證明文件或紀錄,以判斷其可信度。這樣可以先出初步證明,是否與二二八事件直接相關。甚至,是否就是Kerr所報導的來自一位臺籍醫生他的醫學書,或是另外的例證。
若就軍事科技角度,現代有不少人運用科學技術,實驗重現武器的效能。尤其,犯罪偵查更經常用到彈道分析。臺北二二八紀念館展出的醫學書籍確實有彈片卡在書內,但是在甚麼樣的情況下卡在書內。根據Kerr記錄那位臺籍醫生說法,是來自巡邏車任意開火,打穿在診所架上的一部醫學書。那麼,就應該可以分析出何種子彈,以及它的彈道。
再來就是,到底達姆彈指涉的範圍是甚麼?根據海牙公約是「容易在人體內擴張或扁平的彈頭(bullets which expand or flatten easily in the human body)」,但查了wikipedia,或是概略搜尋一下網路發現,它的類型還不少,而且,有些名稱或許不是達姆彈,但是,它的效果其實類似,例如日本三八式步槍所用子彈,即使非達姆彈,也具有類似殺傷力,而國軍本身就有各國的各式武器,也接收不少日軍武器。若只是討論303步槍用的達姆彈,而沒有分析國軍當時使用的子彈,是否亦具有達姆彈的效果,恐怕也不能完全說國軍沒有使用類似的武器。

二二八事件的本質

我倒不會反對,從各種觀點去質疑前人的紀錄,因為,問題總要回歸事實驗證上去出發。即使未必都能找得到正確的答案。但是,事件發生應該都會有它問題的本質。我想二二八事件的重點絕對不會是使用達姆彈與否。只用質疑達姆彈就否定所有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或反指對手操弄政治、激化仇恨,是讓人無法接受!就算是研究出臺北二二八紀念館那顆子彈不是達姆彈,難道「罪」就可以減輕或是沒有了嗎?同樣的,二二八事件或南京大屠殺的受難人數,假設二二八事件「只有」死幾千人,而不是幾萬人或更多;如果南京大屠殺的數字被研究出來,不到三十萬,「只有」十幾萬人,那麼,國軍或是日本軍的罪過就會比較輕嗎?二二八事件的問題重點不在使用達姆彈與否,或是傷亡人數;南京大屠殺的責任,不在於是否有人下令或是死亡人數多少的問題。而是在於,國軍為何就這樣用子彈去對付人民;或是日軍怎麼會到別國的土地進行軍事行動,而又不約束軍紀。它真正的本質,是一個政府治理國家能力與處理民怨的手段方法,以及,一個國家濫用軍國主義的思想及行動,去達成國家利益的惡果。如果,不去瞭解這樣的本質,拘泥在使用哪種子彈、數字,將問題化約成本省人、外省人、日本人三角關係,臺獨或統一之爭,或僅僅是日本這個民族的軍國主義。那我們是很有可能會重蹈覆轍,甚至自己也成為一個迫害者或帝國主義者。



[1] 黃彰健,《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證稿》,臺北:聯經,2007年,頁514-515
[2] 宋兆文facebook2018224日,https://www.facebook.com/blueswordmen.soong/posts/1589605307821972 accessed on 10 March 201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