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3 March 2018

「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展覽及其網站

「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展覽
展覽日期:2018年3月8日至5月6日 09:00-17:00
展覽地點:臺大圖書館一樓日然廳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臺大人類學系暨人類學博物館、臺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策展顧問:胡家瑜教授(臺大人類學系兼任教授)
策  展  人:陳偉智老師(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展覽
「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網頁(含踏查GIS)
伊能嘉矩收藏臺灣故事地圖
學術性主題的展覽,並不容易。這次在臺大展出的「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重新檢視伊能嘉矩在臺灣踏查研究的資料,希望循著他的足跡,再度發現臺灣社會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結合文獻資料、文物及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等互動媒體展覽,並且搭配網站連結介紹。讓有興趣者可以在參觀後,還能繼續延伸。

「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展覽

展覽架構


展區主題
分項內容
入口區
入口意象
展場入口
伊能嘉矩年譜
伊能嘉矩活動示意圖
遭逢:遇見臺灣

建構:成為殖民地人類學家

研究體系
語言調查
臺灣館與臺灣寫真帖
發聲:誰是報導人

旅行:臺灣田野調查與採集

再現:當代多元迴響

伊能嘉矩收藏臺灣文物


入口區

入口意象

展場入口

巨幅伊能嘉矩與原住民圖像的輸出,後面有展覽意旨。有時我在想是否需要這樣寫一段展覽意旨,因為,可以放在簡介摺頁中。這裡或許只要放上一句經典的話就可以了?

觀眾留言區

我還蠻喜歡「重返田野  我們繼續前進」的話語,不過,副標題「與伊能嘉矩對話  您想說的是...」,也很感性,但是,要有前進力一點,或許可以說「看伊能嘉矩  對自己期許...」...,嗯...好像還好!


簡介摺頁、蓋圖章、海報

簡介摺頁

我覺得這份簡介做得還不錯,有些基本的資訊像是伊能年譜、展覽主題精華以及那張踏察路線圖,回來都還可以看。

蓋圖章的小書籤

雖然已經是大人,但是,看到喜歡的書籤,並且蓋上圖章,還是像小孩子一樣興奮!

伊能嘉矩年譜

坦白說,還真沒有耐心看,但是,如果沒有放年譜,好像又無法瞭解他的一生。不過,簡介摺頁有。倒是,他一生活動的示意圖,我倒很有感!可以很快知道他出生在哪裡,在哪裡活動過。這兩個可不可以結合在一起?

遭逢:遇見臺灣

這邊比較重要的是,他們用了〈余の赤志を陳べて先達の君子に訴ふ〉(陳余之赤志,訴於先達之君子)一文中譯,主要是伊能表明他有志在異民族社會展開人類學田野調查,並能夠將他的人類學調查貢獻於殖民地統治的抱負和興奮之情[1]。文字是多了一點...,如果摘要一下會不會比較好?當然如果是跟原文展件在一起,還是需要全文中日對照,才能讓人品味。

建構:成為殖民地人類學家

伊能的人類學知識,主要來自他加入東京人類學會,並且跟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教授坪井正五郎學習。1895年12月來臺灣,與田代安定創設「臺灣人類學會」,又加入「臺灣蕃情研究會」(1898)、「臺灣慣習研究會」(1900),都是為瞭解臺灣原住民籍漢人社會所設立的學會。他最初的研究成果也常發表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900出版《臺灣蕃人事情》,是第一本人類學雜誌。
展櫃裡面放著有關伊能的著作或是有關的調查報告的發表論著,在展櫃左下角或右下角處,都有一些中文解說,只是印象中展品的個別解說似乎不是很清楚翻的那個版面是甚麼意思。


跟隨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出巡的伊能,這張照片,我覺得還蠻能貼切地反映出,那個時代人類學為帝國主義「服務」的角色。或者,也可以說帝國主義知道要利用人類學者的調查研究,來進行他們國家統治的目的。不過話說回來,現代國家也都有經驗要善加利用學術或科技的成果,運用在他們的統治政策上,差別在於目的是帶給人民福祉還是別的...。

研究體系

我個人覺得這個單元對一些研究者來說很有意思,相較於閱讀伊能的大作,我更關心他是如何去建構出他的知識成果。如果我們希望超越他,那麼,我們應該要先知道,他是如何去調查研究臺灣的歷史文化,瞭解他當時的研究方法、目的以及所能獲得的資源,我們才能知道他是如何建構這套原住民或漢人社會體系,他的優勢及缺陷,我們才能在他的基礎上,更加超越。這個「蕃人研究標準」還真是很酷!





「信仰與迷信」這個單元,讓我想到在看《臺灣文化志》的時候,不禁感嘆自己對自己的文化,恐怕都瞭解還不夠深咧!

語言調查

語言一直是族群分類很重要的指標,畢竟它是一個溝通與人我識別的主要工具。不過,倒是好奇,語言學也算是一個專門學科,雖然知道伊能會用羅馬字母或日本假拼寫,但是他是依據甚麼標準音標,來標示記錄語言?

這區除了有展示物件外,還有胡家瑜老師訪問原住民考證伊能嘉矩語言調查資料的影片,覺得很有歷史感。這麼久的文獻,還是可以拿來應用。
語言調查播放影片清單包含有噶瑪蘭、賽夏、巴宰與噶哈巫、排灣以及泰雅的語料訪談。

臺灣館與臺灣寫真帖

伊能在臺灣除了田野調查之外,也有蒐集文物,回日本內地後,還成立一個「臺灣館」,感覺上臺灣好像逐漸已經一門專門的領域,被正視。
伊能的話語現場有播放,不過,其實不太能有耐心看完。後來發現,網站上可以看到全部,蠻好的!還把它抄錄下來[2]。這些多節錄自他對臺灣原住民、漢人、社會文化、古蹟的治學態度,感覺上都很不錯,若是能直接用在展示文字上,或許更能強化伊能是如何進行研究跟他對族群文化的認知。當然,如果有出處或許會更好。
伊能的話語
沒想到伊能入隨俗,借住宜蘭頭城慶元宮媽祖廟時抽籤,「名頭有意在中間,不須祈禱心自安。早晚看看日過后,即時得意洽心肝」。如果有那個宮廟的照片,應該也不錯吧!不知道那樣的籤現在還有嗎?人類學家是不是都可以去求個籤呀!
伊能在蕃情研究會上發表,他利用收集的原住民影像拼貼組合成「臺灣島蕃族」,後來在1900年被用來提供參加巴黎萬國博覽會,繪製成「臺灣蕃人肖像」,頗有浮世繪風格。我記得以前有看過,直覺上,好像是日本化的原住民,除了服飾外,人臉都不太像原住民。

發聲:誰是報導人

剛開始沒有弄懂「報導人」指的是甚麼,不過後來知道,主要就是受訪者或是提供資訊給伊能的人。原先以為應該都是漢人或原住民,但是,看名單也有日本人。記得之前參加過一次新書發表會,好像是翻譯日本人類學家的著作,裡面有記錄到當年受訪或協助受訪的人,後來他們在翻譯的時候,甚至還找到那些原住民,他們都還記得這位日本人類學家。伊能的受訪者應該是都不在了,但是,子孫應該有,聽說,他的踏察也讓一些部落的族人還有印象,網站上也有完整名單。

 報導人名單
報導人名單

旅行:臺灣田野調查與採集

在這邊可以看到,伊能在做完田野調查後,會將相關主題的資料彙集在一起,自製封面。很像很早一輩的學者,蒐集閱讀資料,抄錄或摘要,整理分析,擬定主題架構,然後撰寫論文一樣。
伊能的「踏查三原則」: 第一、即使生病或有其他事故,當天查察的事實必須當天整理完畢。  第二、為 達到科學查察的目的,其要訣在於「注意周到」四個字。日後撰文時,如果還有細微不明之處或疑點,就是當初犯了注意不周的罪過。第三、 以周到的注意查察的結果,必須以同樣周到的筆法記述。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一樣適用。
對於臺灣原住民的族群分類的依據是體質特徵、土俗異同、思想狀態、語言異同、口述歷史五個面向。基本上也還是我們識別某個族群的方法,當然到今天,族群本身真正的認同,佔比較決定性的因素。

這個單元展示還有將伊能踏查過的地方,用地圖標示出來。它的底圖用的是金子常光〈臺灣鳥瞰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是很有日治時期地圖的感覺。只是,現場看時,目光被彩色的地圖吸引,用白線標示的伊能踏察路線,反而被忽略。還是後來回家看簡介摺頁才發現。
我也必須說,伊能當年若沒有臺灣總督府公務預算支持,去做這些調查工作,要能踏察這麼多地方,那是不太可能的事。如同今天,許多科學或是田野調查工作,都需要申請國科會補助或是有人願意贊助。但是這樣的成果,還真是豐碩!


剛看到這個說明時,還不清楚伊能跟車伕的對話怎麼那麼文言,「我對車伕連續大喊"細膩!"車伕也連續哀叫"艱苦!"」,後來聽說「細膩」就是臺語的"小心",「艱苦」就是"甘苦"。沒想到,伊能還會幾句臺語不過,相信換成我們,應該也都會企圖學幾句當地的語言來方便溝通或拉進彼此關係。
或許,這個展覽也應該可以把他踏察一些艱辛的旅程,展示出來吧!這位人類學家應該不是那種坐在東京帝國大學研究室內的那種學者,尤其當時臺灣可是「鬼島」咧!
這件〈臺灣蕃族分布假定圖〉特別吸引我,是因為聽到瓦歷斯‧諾幹說,自從日本人完成蕃族調查研究,將他們分布的地理位置出現之後,他們跟日本人的作戰就節節敗退,因為,日本人已經掌握他們大部分的情報資料了。地圖是何其無辜?
不過,如果在今天,這張地圖或許也是原住民爭取它們傳統領域的依據,說不定也可以發揮正面的意義。
現場有擺一臺「伊能嘉矩全臺灣實查地圖」觸控螢幕,還蠻不錯,只是現場操作,沒有比後來用電腦操作來的順。
伊能嘉矩全臺灣實查地圖

再現:當代多元迴響

我以前常以為人類學家田野調查紀錄,無非就是一個學術研究資料,從來沒想到過它的應用性。後來才知道,伊能的這些資料,卻是原住民,尤其是平埔族,在他們文化復振運動時,重要的參考資料。聽說噶哈巫族在這方面做得不錯!




伊能嘉矩收藏臺灣文物

在展場的中間,展示的是伊能所收藏的臺灣文物,為了讓人瞭解文物的來源,而在地面上畫出臺灣島的輪廓,然後,哪一個地方蒐集的文物,就放在哪個位置,比方說,卑南族的警示鈴,就放在臺東的位置。文物有說明,也有QRC可以連結上「伊能嘉矩收藏臺灣故事地圖」。

















「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網頁

這個網頁基本上已經把所有的展覽內容都放進來,可以讓有興趣者,是後繼續回味,希望它是一個常設的網站。

伊能嘉矩全臺灣實查地圖

伊能嘉矩全臺灣實查地圖
「伊能嘉矩全臺灣實查地圖」由臺大數位人文中心開發的DOCUGIS文本地理資訊系統為平臺,主要是將1896年7月2日至1901年1月15日伊能實查地點,以GIS標定現今位置。依胡家瑜老師《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伊能嘉矩實地踏查臺灣原住民聚落調查一覽表〉列出原住民聚落之伊能分類及考證社名。地圖上那些橘色的小旗子,都可以點選,會出現臺大「伊能文庫」所藏珍貴伊能日記手稿圖檔。摘錄及參考楊南郡所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臺灣踏查日記 上》、《臺灣踏查日記 下》伊能日記的重要記錄,做為本系統之地理文本(遠流出版公司同意合理使用書中文字),還可以關鍵字檢索。其實,還蠻有加值的效果及可能潛力。對研究者來說,是很好的參考資料。對業者,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商業化,將它開發成幾條旅遊路線,讓非學術者來段歷史踏察之旅。
讀者還可以選用不同臺灣歷史地圖,來看伊能田野歷程的分佈點。他們預設1897日治廿萬分之一臺灣假製圖、1904明治臺灣堡圖、1921大正臺灣堡圖、1924日治地形圖四種底圖可供套疊比對。 不過,套疊這些底圖,僅限於臺灣地區,其他地方還是Google Map。
1897日治廿萬分之一臺灣假製圖
1904明治臺灣堡圖
1921大正臺灣堡圖
1924日治地形圖

踏查伊能之旅

不過,他們也確實設計了一個利用Google Map來規劃自己的「踏查伊能之旅」!只是,要花點時間研究一下。
踏查伊能之旅
走到Vara'gao社-卑南街,今臺東縣卑南鄉太平路上,有這麼精準呀!


「伊能嘉矩收藏臺灣故事地圖」

伊能嘉矩收藏臺灣故事地圖
這個故事地圖基本上是用QRC連結到手機或平板來看,在網路上,我還找不到怎麼可以連結上,所以,直接用輸入的。
它的內容一樣是以金子常光〈臺灣鳥瞰圖〉為底圖,搭配臺大圖書館《伊能文庫》寫真帖照片、手繪地圖及《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中器物圖像,在底圖上,用紅色的圖示標示出文物的相關位置。






[1]吳密察,「伊能嘉矩的臺灣研究及其當代意義」,伊能嘉矩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臺灣文化志》全新審訂版,臺北:大家出版,2017,頁3。
[2]
從事科學的土俗研究,其要旨在於歸納法。(1894)
余有志於修人類學,數年以來致力於斯學之研究,久期於闡明亞細亞各種人類之系統關係,聊資裨補學界於萬一。而今,斯學之溥博淵泉的臺灣,屬我版圖,不僅學術上,將來治教之需要上,亦逢不可不速為研究調查之機。(1895)
欲觀一鄉之風俗人心,知其鄉之現在的同時,應知其鄉之歷史。欲觀一國之風俗人心,知其國之現在的同時,應知其國之歷史。移風易俗之事,與歷史之結果相始終,臺灣的土俗研究,也是如此。(1896)
關於所謂生番,近來有多說。有曰屬於亞洲人種(Asian Race)之一支,有說屬於馬來人種(Malay Race)之一支。然而僅止於揣摩而已。其屬於何種種族之決定,應該離開後天的觀察,必須從先天的觀察來入手。離開政治上的意義,必須從學術上的領域來探討。於是藉由生物學之力,心理學之力,以之進行人類學上的分解綜合,才可以得到最後的確定解決答案。(1896)
所幸仍有一些遺老還記得昔日的生活習俗與古噢。現在假如不趕快做實地訪查並做成紀錄,以後要研究時,也只能在蕃社廢墟中暗彈眼淚罷了。(1896)
耆老之中有人還記得一些簡單的語詞外,好像是一堆火的餘燼照亮黑暗。給人類學的研究提供一些材料,這是我最感到愉快的事。(1896)
已經消失的舊俗,在某一種歷史性的儀禮中,幸而被保存,這是任何一個地方都有的現象。(1896)
依語言的調查,我們可以分辨調查的對象是屬於哪一個人種,同時針對未開化人類的「數」的觀念,研究其心理的發達過程。(1896)
古來至今,語言已經完全漢化,惟有風俗,仍然不改舊慣...儘管他們連小孩、婦女都能用流利的臺灣語,但仍保留其固有土俗,可知土俗對於人類之價值。(1897)
我因為行走困難,時而停下來,蕃人見到我這個樣子,馬上靠近把我背起來,而其他蕃女則把我的雨具、外套、小行李等接過去,分攤幫我帶走,使我放下心來。(1897)
有歷史記載的就根據歷史記載,沒有歷史記載的則根據遺物,沒有遺物的則根據口述傳統,這是溯古研究的三要訣。(1898)
漢人的保守性格的真相,仍然留存在鄉間闢地。凡事要在臺灣觀風察俗的人,不應該忘記要深入鄉間探訪,找出不為人知的原貌。(1898)
歸納起來,平埔蕃通常是先天上有保守的傾向,女子因為過去受到外來刺激較少,因此她們所保存的舊習俗與舊思想,比男子所保存的還要多。(1898)
始於臺北東南方蕃地屈尺啟程,接之跋涉大嵙崁、五指山、南庄、大湖、東勢角、埔里社各方面山谷,而後漸次南進,經水沙連蕃境,踏察林杞埔、蕃薯寮各地,接以海路前往恆春,轉而橫貫臺東谷野,遠入奇萊方面之蕃境,於是得以完成調查任務。(1900)
如果想要瞭解臺灣各蕃族的現況,單單深入瞭解各蕃族現狀是不夠的,必須詳知各蕃地的天然條件及民、蕃互動關係。(1900)
臺灣各蕃族的語言因族群不同語種也不一樣,然而該蕃族的分群在系統上原為同一,因此在語言上雖顯示出種差,其主幹是相同的,而其中呈現的差異並非方言上而是分群上的差異。(1900)
好可惜啊!每個地方的古蹟都任其頹壞在那邊,從未加以整修,不到十年以後,恐怕有關兩百年前歷史的好標本,將會煙沒無存。(1900)楠梓坑
當初,我在日本內地晏然翻閱Henry M. Stanley所寫的《橫越黑暗非洲大陸》一書,腦子裡幻想著蕃地探險是男兒畢生的一大快事,精神一到何事不成。(1900)彭佳嶼
我渡臺的願望,是從事臺灣蕃人的人類學研究。要進行蕃地探險,有三個必須條件,那就是第一,蕃地的知識。第二,對蕃人有講方便的對策。第三,懂得蕃語。抵臺後發覺我欠缺這三個條件,因此感覺時機未到,便一心一德,先從研究臺灣的歷史、地理和蕃語開始。(1900)彭佳嶼
口碑啊、口碑啊,如果將各種口碑傳說都蒐集,前後比對,稽考一番,探究其由來的話,則在闡明其本源的問題上,應該提供不少的資材。蕃情研究,現狀的探究固然是必要的,而口碑蒐集調查,也不應忽略。(1900)
土俗學,即英語所謂的ethnography,針對某一群人類的風俗習慣,進行科學的研究,說明其文明開化的起源,以及發生、發達、進度。(1901)
人類的生存競爭,在未來永遠難以消失,這是自然的命運的話,我們可以從過去瞭解現在,以往人類興亡盛衰的歷史,或可瞭解將來的發展方向吧!(1904)
無視史料之修史為空文;忽略史蹟之修史為空想;故造史實之修史則為妄斷。(19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