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4 February 2018

參加「今日閱讀伊能嘉矩新視角─讀《臺灣文化志》」

9 February 2018
吳密察、陳偉智


今天去參加大家出版在2018年第26屆台北國際書展辦的「今日閱讀伊能嘉矩新視角─讀《臺灣文化志》」,由吳密察(國史館館長 )與 陳偉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座談。
去年(2017)是伊能嘉矩(1867-1925)150年冥誕,而就《臺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昭和3年[1928])而言,今年是出版120周年。如果再從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創立「土俗人種學講座」的移川子之藏(1884-1947)遠赴伊能的故鄉遠野(岩手縣遠野市),蒐集伊能的著作文獻,成立「伊能文庫」算起,也有90年。過去伊能一直視被視為人類學家,但是這次《臺灣文化志‧全新審訂版》出版則是以歷史學家的角度被再認識,或是「再發現」。
《臺灣文化志》中譯本最早是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前身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於1985年出版第一次譯本,後2011年修訂版,2017年的《臺灣文化志‧全新審訂版》,由陳偉智審訂,是在前人翻譯的基礎上,還原當時的用語,以符合原來伊能所要展現的概念。
提到伊能嘉矩再發現,表示之前有被發現過,那是因為1925(大正14)年伊能過世之後,他的著作才被陸續發現,像是移川子之藏的蒐集。1974年吳密察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內發現一批伊能的手稿,是用毛筆字寫的,令人興奮,但是要能看懂內容,才是真正的興奮。經過30多年整理,再把伊能的著作匯集在一起。1998年臺大圖書館新館落成,展出的物件就包含伊能關於平埔族的紀錄。
與《臺灣文化志》同時間出版的,有大家耳熟能祥的連雅堂《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通史社,大正9年[1920])(註)。二者差異在於,《臺灣通史》基本上是中國傳統史學,國有史,地方有志的思想延續。而且在連雅堂的著作中看不到平埔族的敘述。但是,伊能則是明治維新以來,接受西方近代教育、近代歷史學訓練的人。清代文獻中幾乎看不到有平埔族的記載,但是,伊能卻留下許多紀錄,1980年代大家對於平埔族重新認識,很多來自《臺灣文化志》。即使今天臺灣史從史前考古到荷西、明鄭、清領的架構,源頭亦是來自《臺灣文化志》。吳密察回憶,1999年當他受邀至牛津大學講座有關臺灣原住民的歷史,他借助的就是《臺灣文化志》「番政沿革篇」。對他那一輩想研究臺灣歷史的人來說,都有很大的遺憾,找不當適當的基礎書。《臺灣文化志》則是有系統地介紹臺灣,是值得挑戰,而且是至少有60分起跳的水準。
陳偉志說,伊能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就貢獻,主要是19世紀日本明治維新,導入近代歷史學的訓練,當時西方流行的是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實證史學,強調科學的歷史,日本聘請到Ranke的學生Ludwig Riess(1861-1928),培養許多史學專業人才。Ranke史學重視史料證據,但同時也對史料進行批判。他們會把歷史放在整個世界史的架構下,來看國家歷史或地方史,這也是為什麼伊能的《臺灣文化志》還會探討到臺灣的國際關係。還有族群的互動,所產生的歷史變遷,瞭解史發展的階段性。等於《臺灣文化志》就是進入臺灣那個時代的入門書,讓我們成為不在場的參與者。
吳密察表示,伊能受到Ranke史學的影響,勤於蒐集原始材料,保留當時不少紀錄,他不會臺灣人的語言,但是他訪談耆老時,多用筆談,甚至把當年清朝編修未完的《臺灣通志》,大量抄寫下來,而為「修志始末篇」。至於,為何他對族群問題會如此敏感,除了人類學的訓練,還有就是他出身背景,是在日本的東北,自古以來被大和民族視為蠻夷、蝦夷。明治維新之後,政府的要員多為原先西南各藩的人士,更視他們為「朝敵」。讓他們有種屈辱感、疏遠感。或許也是因為這樣,伊能到臺灣來,對於原住民或平埔族的境遇特別有感。這也讓我們要反省,當《臺灣通史》說著我們的祖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時,卻是原住民或平埔族的「顛沛流離」。今天再讀伊能的《臺灣文化志》,我們可以發現他的著作具有時代的進步性、敏感性,當然也有他的侷限性。做為今天的讀者,我們也期許自己要再超越,這不僅是歷史學家的責任,也是大家的責任。
有讀者問到,伊能在臺灣的踏查、研究的成果,是否也反饋回日本影響日本文化界、學術界?也有人問伊能究竟是天縱英才,為何能橫空出世?不過,吳密察的回答是,要讓大家失望,伊能對日本並沒有影響。要說有關連,反而是柳田國男(1875-1962)這位日本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民俗學家,他的著作《遠野物語》內容被列到日本國語教科書,遠野正是伊能的故鄉,而且柳田也曾經與伊能晤談過,是否有受伊能影響?而伊能是橫空出世嗎?其實也不盡然,在當時這樣的「明治人」比比皆是。相較於現代日本人謹小慎微,明治人可是勇往直前。在那個時代,對於外面世界的好奇心,以及新鮮知識的渴望,都急切地想要開拓探索,不只到臺灣、還有到南洋、其他地方。所以,伊能並非特例。
後記
因為剛好自己是臺南人,安平古堡、赤崁樓、孔子廟、洋行、臺南州廳的古蹟,荷蘭、鄭成功的故事,構築我對臺灣史的理解,但是,真正對臺灣史的認知,主要來是來自林衡道先生在電視上介紹臺灣的古蹟或是鄉土傳說。也認為僅止於此而已,沒有像是中國史或中國文化那麼國學深厚,博大精深,還有完整的世代體系,理論架構。但隨著解嚴之後,研究臺灣史風氣日益興盛,才發現這座島嶼,有著豐富的歷史值得探索。
連雅堂「臺灣通史序」是臺灣人從小必讀的國語教科書文章,常被人提及的是他父親給他一部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告訴他「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這句話讓人感動。記得在臺南市立圖書館旁,有豎立一座雕像,學生時代經過,大家都直覺說那是國父立像,後來才發現,是連雅堂塑像,就覺得我們臺南很不一樣,沒有到處都是國父、蔣公像。後來唸歷史系,儘管有教臺灣史,但仍偏民俗文化、宗廟古蹟,或部分明清歷史。可是讓我好奇的是,卻很少老師提及要好好讀《臺灣通史》。我還記得我讀過鄭成功致荷蘭總督揆一的信,裏頭充滿理性誠意、勸說之詞,尤其是其中有句話「然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餘既來索,則地當歸我,珍瑤不急之物悉聽而歸」,一方面覺得鄭成功真是個具有國際觀的仁義之師,也想說鄭成功那時候也都認為臺灣屬於中國的;一方面卻好奇,鄭成功的時代離連雅堂少說有300多年,連雅堂是根據甚麼文獻有這樣雙方往來的詳實紀錄。因為讀過中國史都知道,司馬遷能寫《史記》,是因為他出身史官世家,擔任太史,管理政府檔案,所以撰述是有根據,再加上他親身遊歷實證而寫成。但是,卻沒聽說連雅堂是根據哪裡的檔案或文獻資料。後來才知道,原來許多內容是他杜撰的,也與史實不合,有些大失所望。最近聽說他的序從教科書中刪除,引起爭議,但是,若從專業的史學角度,或是教育的目的,儘管有壯闊的情操,但是卻沒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態度,實在很難把它列為教科書的文章。若是從多元族群的觀點來看,很多學者也說《臺灣通史》基本上還是漢族史觀的論述,從「臺灣通史序」來看,一開頭就是「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沒有原住民,序中唯一出現有關原住民的是「開山撫番」。其實,「臺灣通史序」下架,對連雅堂也好,因為至少他不會變成負面教材,一直讓人反覆討論到他在《臺灣通史》中的「偽作」。
相形之下,伊能嘉矩的《臺灣文化志》就比較像是一本厚實的學術著作,原書為上中下3卷,約1,500頁,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http://dl.ndl.go.jp/有數位化全書。我也有一套這次出版的《臺灣文化志》審訂版,儘管內容尚未看,但光是粗略翻閱,就不禁佩服一個日本人,對於臺灣歷史的記錄、研究、撰寫,涵蓋內容的廣度,以及探討問題深度,開創近代臺灣史的敘事架構。比之為臺灣司馬遷,成一家之言,恐怕也不為過吧!不過,我倒是讀到,福田德三〈臺灣文化志に序す〉,寫道「朝鮮(韓國)及臺灣之領有,究竟是否為著日本,我不能率爾回答此問題。唯對有志研究學問的人,因為已歸我版圖之故,我等對臺灣或朝鮮有研究之義務,且深感勝過任何一國之人。對臺灣之施政是否符合正義,我亦無法判斷,然而對與領臺同時,由後藤氏[按:後藤新平]之倡議所設置之臺灣舊慣調查會,在我國數百種以上之調查會中,為最忠實完成其使命者,不容稍有置疑之想。...我人縱使未獲有臺灣,統治南洋諸島,租借關東州,合併朝鮮,但在東洋中之最進步國家,對世界之學界,亦不得不率先將此等地方之研究加以精進。何況已領有而統治之。現今,我對英國學者研究印度之事蹟,已有不必再絮說之感。何故?因其乃為人們所周知之事實使然也」。感覺上,福田對於日本領有這些地方,心裡頭有些疑問,或許也是對於國家擴張的一種省思。但是,在當時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氛圍下,對於這些新領有或其他亞洲各國各民族的研究,抱持著一種積極的態度。反觀我們漢人來到臺灣,長久以來黨國教育,這塊土地我們好像理所當然就是中國的領土,似乎忘記,其實我們反而比較像是英國的移民到美洲一樣,甚至或許是最初因為荷蘭人需要漢人的勞力,積極招募來臺灣,如同清末許多人到美國去修建鐵路一樣,後來留下來。隨著鄭成功到來,我們「順理成章」就認為這塊土地是我們的。而原先在這裡居住的原住民,包含平埔族,就這樣在我們的記憶中消失一樣。我想,伊能作為一個「外國人」(當然在那時,他是本國人)來看臺灣,反而更能看清楚臺灣在世界史脈絡中的變化,而不是我們中國史觀的臺灣史,好像從古籍揣測的記載到宋元明清,然後就跳到「光復」後的中華民國。沒有荷蘭、西班牙、美國,甚至日本,更沒有長久居住此的原住民。如果想要超越伊能的《臺灣文化志》,就不能夠忽略臺灣在世界史脈絡中的發展,島嶼上多元存在的各個族群互動事實。看來,真的應該讀讀伊能《臺灣文化志》,追尋他記錄我們的過去,讓我們知道現在之所由,從而挑戰開創屬於我們的未來。

註:連雅堂《臺灣通史》出版時,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溫故知新」、田建治野「明山絕業」、臺灣銀行頭取(按:總裁)中川白雲「文獻可徵」題字。臺灣總督府總務長官下村宏、臺南新報主筆西崎順太郎、臺灣日日新報主筆尾崎秀真、臺中林南強寫序。而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過世後才出版,有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福田德三、民俗學家、慶應義塾大學講師柳田國男寫序,門生版澤武雄寫傳。



2017年中譯本全新審訂版

2011年中譯本修訂版

1985、1991年中譯本初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